Skip to content


潛艇對潛艇(二)一一君子自強不息

臺灣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有一句名言:「政策的錯誤比貪汚更可怕。」
全世界有五十多個大英國協的龐大勢力,都拜賜幾百年來英國有強大的海軍艦隊。第二次大戰以前,她海權的擴張,所向皆靡。而在東方的日本,日皇明治,重用伊滕博文,勵行革新,國力漸盛。沿革到後來山本五十六留學哈佛,駐美武官,高昇至海軍戰略的决策者。山本大將的國際觀,高膽遠矚的戰略思想,也隨著潮流在遞增,當海軍航空兵戰略思想的來臨時,英國海軍權貴們還沉醉在艦隊無敵的美夢中。
在二次大戰的中期,威爾斯親王號戰艦,英帝國威望的象徵。無敵號戰艦,號稱永不沉沒的戰神,雙雙帶著八吋排砲怒吼的傲慢,徐徐地駛離英國的母港。開往南亞、東南亞的海域,宣威式地欲捕捉日本船團和潛艇。結袜同行的兩艘海上巨無霸,駛過麻六甲海峽不久的一個艶陽天,東北天際的彩雲間,有一串串閃亮的明珠,由岡山、河內起飛的壹百捌拾參架零式和鱼雷機腑衝而下,不到一個小時的纏鬥,這兩艘象徵大英帝國權威的龐大巨艦,在蛇形狀的白浪波濤中,終於消失在無垠的海面。
將領,尤其是身負决策建言的高級將領,理應不斷的吸取新知,增加知識,跟上戰略潮流的脉動,以免重覆以前英軍將領的後徹。去年的漢光演習,臺灣陸軍在屏東沿海八吋榴彈火砲的試射,使我們了解,臺美斷交這廿六年來,陸軍將領還停滯在四十年前的戰略思考上,這是臺灣國防最嚴重的盲點,使我們甚感憂心。
子彈和砲彈,都是屬於火药「瞬間」推力型的殺傷性武噐,只是子彈裡面包有「火药餡肉」就叫砲彈。目前,以南非生產的G-5型加農砲射程約四十公里,打最遠。但除了第三世界國家的一些土包子將領在光顧,市場的胃納很小。由於衛星導引技術(GPS)的突飛猛進,火箭和導彈早己取代舊有的砲兵觀念。這種「持續」推力型的火箭若加上導航器及衛星的定位,無遠非屈,百發百中,且履試不爽。,這就是廿年來流行的新砲兵。
上集為文,反對臺灣購買潛艇,似有反軍購之嫌,非也。筆者是很贊成軍購,廿六年的國防封閉,軍購當然是自衛自保的第一優先。只是建議决定軍購的項目與經重緩急的次序,不宜委任一群多年來,翹起二郎腿,看報紙、喝烏龍,亳無長進的老將來主導。六七十年代早期臺灣留美學生,現位居高科技武器領城的專家如過江之鯽,宜委託這群人才組成顧問團來諮詢,才是正途。

Posted in 未分類.

0 Responses

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,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