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元旦,阿扁總统的文告,對中國經貿政策,強調要「積極管理,有效開放」。但管理的主要因素是人才。五年多以來,他用的是國民黨遺留下來的官僚體系,特任的部長、次長以酬庸為進用的標準,每每欠缺宏觀的視野及管理的長才,新春信誓旦旦地要積極的管理,首重閣揆及財經首長換人做看看。謝院長患有「一廂情願」症,喃喃自語的不知要和誰和解共生,却只換來紅藍聯軍的訕笑及挪椰,做了十一個月的首相,向中國積極開放的量却是前四年三任首相開放的總和,損傷國本至巨猶不自知,雖具有領導人物正直和熱情的特性,但欠缺最重要「智慧判斷力」的屬性。至於主導經貿政策的何部長,三十年來,系中國國民黨醬缸文化的標準產品,很難逃脫大漢沙文主義的框架,對於中國,要構建積極管理的目標,她是無心也無力來擔當的。說理雖具有細語輕聲的催眠效果,嬴得「阿信」的暱稱,但對臺積電,聯電那伙吃人不吐骨頭的,在臺中國人却苦無對策,曲意奉承,客觀的品評,她是不適任這個位子的。財政部林部長作事較低調,由於血緣的緣故,幸運逃過統派媒體的批鬥,五年來狀似風平浪靜,但對北市府七年舉債兩千多億,對豪門巨室不敢認真「課稅」,有欺善怕惡,軟土深鋤的「書生」本色,對國庫的失血,影響的層面極為深遠。宜換人做看嘜,保證國庫錢會淹脚目。
三國演義中,蜀中劉備善於用人,文用孔明,武用五虎猛將,竟然能和佔盡天時的曹操,佔盡地利的孫權分庭抗禮。五年來,阿扁身邊無諸葛孔明的賢才,亦無能征善戰的五虎將。但最起碼要懂得如何面談(interview),如何用人(execution)。還剩兩年多的歲月,若一再疏懶成性,不能求才若渴,因而讓中國幫派奪回政權,則不僅臺灣危殆矣,阿扁下臺後亦難逃中共同路人的秋後算帳,下場不堪設想也。
積極管理、有效開放
Posted in 未分類.
rev="post-16" No comments
0 Responses
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,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