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夜看一部二次大戰的寫實紀錄片「奪橋遺恨」。滿肚草包,却好大喜功的蒙哥馬利將軍,為了不讓務實精明的巴頓美軍部隊專美於前,遂設計在敵後三百英哩之遙的德荷邊境,萊茵河上的奈梅根大橋空降盟軍,要切斷德軍的退路。導至美軍第82空降師;101空降師苦撑一周,傷亡慘重的後果。兵法有云:窮寇莫追,當我們要截斷敵人唯一的退路,敵方困獸之鬥、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那股狠勁,終非享盡鱼翅燕窩、官庭生涯的蒙哥馬利將軍所能了解。使我們不得不聯想到月前金馬醞釀要裁軍的戲碼。希望阿扁總統,謝揆及李傑等坐坐的將軍族,不要變成現代版的蒙哥馬利將軍之翻版。
兵凶戰危,人命關天。戰略的思考,最好是把戰場拖到敵人的家門或後院,君不知美國十幾艘巡洋航空母艦,把火線拉到敵人家後院的思考邏輯嗎!古今臺外,有三個半、頭殼壹孔(沒腦筋)的幼智族,第一個是中國明朝末年鎮守山海關的督軍高第,他把縱深三百里的緩衝帶,錦州,白沙屯,黑山,塔河的屯兵布局,後撤到山海關下,佈下明朝覆亡的遠因。第二個是南越前總統阮文紹,自越南中部的順化,硯港把戰線拉回到西貢外圍,一個月後南越覆亡。第三個大概可以把民進黨的前主席施明德先生金馬撤軍論算上一份。另外的半個非李大將軍莫屬。
兩軍對疊,最怕氣衰。鬥爭最怕示弱,李大將軍的幼智理論是萬一被中國拿下金馬,不會太多臺灣兵人質在敵方,這種未戰先怯的心態,使我們很難想像,阿扁總統怎麽會任命這種蒙將軍型的角色來主掌國防,我們也對阿扁的國防部局甚感憂心。
經驗的法則告訴我們,對付中國共產黨的鬥爭,蔣家父子緊抱金、馬列島不放,倒並非一無是處。若基於敵我戰略的考量,它是兩艘不沉的航空母艦。若阿扁總統够精明,就要反守為攻,在金馬前線架設高能量的TV及FM電臺。涵蓋整個華北、華中及華南,每天廿四小時向共產黨統治下的十二億兩千萬中國入洗腦。(另八千萬是共產黨員)。在金門北大武山東側,南竿雲臺山及北竿璧山的東側挖深,加強掩體,架設百顆生化彈頭的中程導彈。直瞄中國大陸百大城市。以戰止戰的策略,是對付狐狸性格的共產黨最有效的方法。臺灣和中國之間關係尚未正常化之前,善用金馬的戰略優勢,是臺灣能下的一步關鍵大棋。
臺灣的蒙哥馬利將軍
Posted in 未分類.
rev="post-12" No comments
0 Responses
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,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